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算法探秘:不用比较也能排序(3)
——桶排序
前两期算法探秘,赵码匠介绍了两种线性排序算法——计数排序与基数排序(点击可跳转查看对应文章),其中都用到了一个概念——“桶”。
计数排序的“桶”用来装相同元素,表示其出现的次数;基数排序的“桶”则用来装某数位上的值相同的元素。这两种“桶”都是特殊的桶,是基于桶排序的理论特化后的版本。因此本期赵码匠要来介绍一下普通的桶排序。
桶排序的基本思想
将待排序的数据分到几个有序的桶中,每个桶内的数据在单独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再把每个桶内的数据按照桶顺序依次取出,组成的序列就是有序的。
桶排序的基本步骤
以数组
a[10]={35,22,26,8,1,36,12,19,47,11}为例:
1、确定桶:先找出数组的大小(10)、数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47和1),确定桶的数量和分桶策略(分为5个桶,分别我0~9、10~19、20~29、30~39、40~49)
2、初始化桶:一般来说,创建vector二维数组来作为桶,其中vector[i]表示桶的序号,vector[i][j]表示桶中被分配的元素;
3、分配元素:遍历待排序数组,根据策略将数据分配到对应的桶中。其中,策略可以为值取模桶的数量、值的范围等;
排序前 | 桶1 | 桶2 | 桶3 | 桶4 | 桶5 |
范围 | 0~9 | 10~19 | 20~30 | 30~40 | 40~50 |
值 | 8,1 | 12,19,11 | 22,26 | 35,36 | 47 |
4、桶内排序:一般来说,桶内元素不多可使用多种排序算法,一般来说都使用sort()进行快速排序,如果桶内元素较多,则可以采用计数排序等其他高效的排序算法;
排序前 | 桶1 | 桶2 | 桶3 | 桶4 | 桶5 |
范围 | 0~9 | 10~19 | 20~30 | 30~40 | 40~50 |
值 | 1,8 | 11,12,19 | 22,26 | 35,36 | 47 |
5、合并桶:按照桶的顺序将所有元素合并,合并后的序列就是排序完成的序列。
合并后:
a[10]={1,8,11,12,19,22,26,35,36,47};
桶排序的时空复杂度分析
设原数组长度为n,桶的个数为k,每个桶平均有m个元素,其中n=m*k。
首先将数组元素遍历找到最大值最小值,进行策略设计,时间复杂度为O(n);
其次根据策略再次遍历数组,将每个值分配到对应的桶中,时间复杂度也是O(n);
接着桶内元素进行快速排序,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mlogm);
最后将所有元素合并,时间复杂度仍然是O(n);
因此,桶排序的总时间复杂度为O(n+mlogm),当桶内元素个数远少于数组长度时,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就渐进为O(n)。
桶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O(n+m*k),且当m足够小时,空间复杂度为O(n+k)。
总结
桶排序作为计数排序和基数排序的父算法,克服了只能对整数进行排序的弊端,针对浮点数、简单字符串也能有良好的排序表现(主要由于桶内的排序算法可以任意选),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但是分布较为均匀、数据范围已知且方便分配到桶的情况。
但是由于桶排序本质上是对数据进行分布式计算,充分发挥了并行处理的优势,因此如果数据无法被分配得均匀,桶排序的高效就没办法体现出来了。
【代码展示】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time>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N 20 //以20个元素的数组为例
int a[N];
vector<int> tong[N];//最多N个桶
int main(){
srand(time(0));
cout<<"排序前:";
for(int i=0;i<N;i++){
a[i]=rand()%100;//随机生成20个100以内的数字
cout<<a[i]<<" ";
}
cout<<endl;
//找最大值,进行数据准备
int maxx=0;
for(int i=0;i<N;i++){
maxx=max(maxx,a[i]);
}
//下面开始桶排序
//第一步:分配
for(int i=0;i<N;i++){
tong[a[i]/10].push_back(a[i]);//规则:按十位数分桶
}
//展示每个桶的元素
for(int i=0;i<=maxx/10;i++){
cout<<"第"<<i<<"个桶里的元素有:" ;
for(auto j: tong[i]){
cout<<j<<" ";
}
cout<<endl;
}
//第二步:桶内排序
for(int i=0;i<=maxx/10;i++){
sort(tong[i].begin(),tong[i].end());
}
//第三步,还原
int num=0;
for(int i=0;i<=maxx/10;i++){
for(auto j: tong[i]){
a[num++]=j;
}
}
cout<<"排序结果:";
for(int i=0;i<N;i++){
cout<<a[i]<<" ";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猜你喜欢
- 2024-10-26 CSP-J 2021 初赛单项选择真题及解析
- 2024-10-26 CSP-NOIP信息学竞赛 算法(02)由鸡兔同笼看限定条件
- 2024-10-26 掌握C++冒泡排序算法 |3D动画编程教育软件首发 #冒泡算法#CSP
- 2024-10-26 2022 CSP-S组 第一轮认证试题与答案解析!
- 2024-10-26 CCF四川大学学生分会举办CSP认证和算法学习经验分享会
- 2024-10-26 CSP-J初赛知识点 十大排序算法 结构体和联合体区别
- 2024-10-26 自创一道差分和快排分区算法的题(CSP-J2难度)
- 2024-10-26 CSP高分说 | 武汉大学徐嘉浩:热爱不止于此——我的算法之旅
- 2024-10-26 CSP-S 复赛知识点梳理 csp复赛获奖比例
- 2024-10-26 走进CSP-J:2024年最新冲刺指南与历年初赛真题详解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oraclesql优化 (66)
- 类的加载机制 (75)
- feignclient (62)
- 一致性hash算法 (71)
- dockfile (66)
- 锁机制 (57)
- javaresponse (60)
- 查看hive版本 (59)
- phpworkerman (57)
- spark算子 (58)
- vue双向绑定的原理 (68)
- springbootget请求 (58)
- docker网络三种模式 (67)
- spring控制反转 (71)
- data:image/jpeg (69)
- base64 (69)
- java分页 (64)
- kibanadocker (60)
- qabstracttablemodel (62)
- java生成pdf文件 (69)
- deletelater (62)
- com.aspose.words (58)
- android.mk (62)
- qopengl (73)
- epoch_millis (61)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