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应用教程网站

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硬件 | 首款5nm RISC-V架构SoC成功流片

btikc 2024-12-10 12:29:18 技术文章 42 ℃ 0 评论
根据tom'sHARDWARE网站的消息,SiFive周二也就是昨天表示,其OpenFive部门已成功采用台积电(TSMC)的5nm工艺技术流片该公司的首个片上系统(SoC)。该SoC可用于AI和HPC应用,并可由SiFive的客户进一步定制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该SoC的组件单元IP也可以方便地获得许可并用于其他N5设计。
这是是SiFive和OpenFive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该SoC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5nm节点制造的基于RISC-V的芯片。
据悉,这颗SoC可用于AI、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等场景,当然,SiFive也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功能。
规格方面,芯片基于SiFive E76 32bit CPU核心,该核心专为不需要全量精度的AI、微控制器、边缘计算以及其他不需要全精度的相对简单的应用程序。它使用适用于2.5D封装的OpenFive的D2D(芯片对芯片)接口以及OpenFive的高带宽内存(HBM3)IP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一个控制器和PHY,支持高达7.2 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
据悉,目前的设计几乎不会被"原样"使用,但有兴趣为人工智能或HPC应用构建高性能5nm RISC-V SoC的各方可以将其作为基础设计,并为其配备自己或第三方的IP(如定制加速器、高性能FP64功能内核等)。
RISC-V并不是一种处理器,而是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ISA)。与大多数指令集相比,RISC-V指令集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
自从曾经被称为能够比肩ARM、x86的MIPS所属公司宣布将放弃继续设计MIPS架构,全身心投入RISC-V阵营之后,RISC-V就收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亚马逊、EdgeQ等公司纷纷入行,英特尔也开始代工RISC-V芯片。
一位Linux核心开发者Arnd Bermann就认为,到2030年还能存活的三大体系架构分别是ARM、x86和RISC-V。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