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作者:JackpotDC
链接:https://juejin.im/post/6861544032859127822
JDK容器三大将
任何一项新的技术、一种新的语言本质上都是算法+数据结构。任何技术的选型本质上都是在基于业务和硬件条件的充分理解,采用合适的数据结构、适当的算法以达到资源和效率的最优解。Java开发亦是如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使用Java这种语言开发好程序,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进行开发。JDK容器则是所有Java应用开发的基础,不论是业务代码,还是各种知名的Java开源项目(如异步网络框架netty、容器管理框架Spring、分布式计算框架Hadoop、搜索引擎框架Elastic Search),全都是大量在JDK容器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而JDK容器作为这些优秀开源项目的默认选择,必然有其优势,本文将分析下JDK容器三大将之哈希表。
JDK容器三大将:List、Set、Map
HashMap介绍
所有编程语言都躲不开数据结构原理中的几种经典结构,链表、线性表、哈希表等。哈希表以其O(1) 的查找耗时在查找速度方面傲视群雄,Java中哈希表的实现即HashMap类。 (原JDK中还有一个Hashtable类,由于put和get操作都加了synchronized锁导致单线程性能差,多线程又有基于分段锁的ConcurrentHashMap作为更好的选择,官方已经声明不再维护)
先来看下HashMap的继承关系图如下
- Map接口为实现类暴露了一系列方法,AbstractMap抽象类为Map的一些基础功能提供了简单实现
- Cloneable表示该类支持通过java.lang.Object#clone()方法克隆,clone方法相关的细节(浅拷贝、深拷贝)读者可以搜索相关关键字阅读
- Serializable接口表示该类支持Java自带序列化功能进行序列化
HashMap的数据结构
HashMap的数据结构如下图
下面分别来介绍下图中的几个概念:
- size,存着HashMap当前的大小,执行hashMap.size()时直接在O(1)的时间返回哈希表的大小,如图有着三个键值对,所以size=3
- modCount,记录哈希表结构变更的次数,用于在HashMap结构变更时能够快速失败,后面会详细介绍
- table,是一个Node数组(默认大小16),Node是HashMap的内部定义类,结构如图,保存着一对键值对。当执行map.put(k, v)命令时会根据k的哈希值映射到Node数组的某个位置,并且通过拉链法处理哈希冲突
- loadFactor、threshold,分别为装载因子(默认0.75)和阈值(Node.length * 装载因子),当HashMap的容量(即size)超过阈值时会触发rehash,对Node数组进行扩容
HashMap的put/get操作执行过程
put()
HashMap的put操作的执行过程伪代码如下
void put(key, value) {
index = hash(key);
if(table[index] == null)
table[index] = newNode(key, value); // 节点没有hash冲突时将该kv录入节点
else
insertIntoLastNode(table[index], key, value); // 节点hash冲突时写入拉链的最后
}
复制代码
- 当hash冲突写入拉链时,HashMap有着一个常量TREEIFY_THRESHOLD=8,当拉链长度超过阈值后链表会升级为红黑树
- 上文提到过的参数threshold = Node.length * 装载因子,当put完的哈希表节点总数达到Node数组容量的0.75时会触发扩容
get()
HashMap的get操作执行过程的伪代码如下,都是经典的拉链法哈希查找的步骤
V get(key) {
index = hash(key);
if(table[index].key.hash == key.hash && table[index] == key)
return table[index].value; // 如上图中Node[2]定位到的第一个Node,如果对比相等,则返回value
else
return findNodeOrNullFromList(key); // 从拉链中查找该key的值
}
复制代码
查找时同样也会需要根据当前是链表还是红黑树走不同的查询逻辑
HashMap的扩容过程
接下来重点看下HashMap的扩容过程,上文提到,HashMap在put的时候,如果put完的哈希表节点总数达到threshold,则会进行HashMap的扩容,扩容的操作过程如下图:
resize的展开过程如下:
- 开辟一个新的table数组,大小是原来的2倍,即table[32]
- 如果当前节点没有哈希冲突,则直接重新计算该节点的table[]数组下标位置并且放入
- 如果当前节点是红黑树,则执行红黑树的split操作将红黑树拆成两半,如果拆分后的大小小于了TREEIFY_THRESHOLD阈值的话,降级为链表
- 如果当前节点是链表,则根据当前节点的hash & oldTable.size(如本例中为16),根据结果为0(low链表)或1(high链表)拆分为两个链表,也就是根据16的二进制位(1_0000)从右往左数第5位
- low链表,即节点.hash & 16 == 0,即节点.hash第5位为0的节点保持原下标
- high链表,即节点.hash & 16 == 1,即节点.hash第5位为1的节点下标=原下标+16
下图展示了扩容时链表的大致拆分过程
HashMap的modCount以及使用注意
如前文所述,HashMap内部维护着一个成员变量modCount,在HashMap每次进行可能影响HashMap结构的操作时都会导致modCount++(例如put、remove) 这样做是因为HashMap是不支持线程安全的,如果你的代码在遍历HashMap的同时又在修改影响着HashMap的内容,必然会导致遍历出的结果不正确,与其拿到不正确结果导致后续基于这个错误结果的一系列错误,不如快速掀桌子抛出异常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结束这次遍历,这个就是快速失败(FailFast),其它相关的异常容错机制还有failover(失效转移)、failback(失效自动回复)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
通过上文可以知道,modCount主要是遍历请求受到影响时的处理方式,但是我们的代码中经常会遇到一种经典的执行情况,如下
for(K key : map.keySet()) {
if(key == xxx)
map.remove(key); // 执行完后下一轮for循环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复制代码
这种时候我们是在一个单线程中,我们的目的是删掉符合判断条件的节点然后继续遍历Map,但是这样会导致代码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就是因为在执行了map.remove(key)之后modCount++,进而导致遍历开始前记录的 expectModCount != modCount,从而抛出异常 解决的办法是通过iterator.remove()删除节点
Iterator iter = 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iter.hasNext()) {
Entry entry = iter.next();
if(entry.key == xxx)
iter.remove();
}
复制代码
HashMap的keySet和entrySet
在我们日常开发中经常需要对HashMap进行遍历,常用遍历方式有两种:keySet()和entrySet()。 这两种遍历方式返回的Set集合本质上都是HashMap的一个视图,这个Set本身是不存储数据的,只是它覆写了相关的iterator、contains等方法,这些方法又会去对HashMap中的table数组进行相关的查询等操作。 当我们对keySet()和entrySet()返回的Set集合进行add操作时会抛出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高性能的并发哈希表--ConcurrentHashMap
以上讨论的HashMap是JDK在Hashtable的改进上实现了高性能的单线程版的哈希实现,这在我们日常其实已经能够处理很多场景,甚至于当你所需的HashMap需要实现线程隔离的时候也可以通过ThreadLocal来实现(详见 图解分析ThreadLocal的原理与应用场景)
但是某些场景的哈希表不得不在多个线程之间共享,这些线程有可能同时读某一个key,同时改某一个key,一个在读某个key的时候另一个却在改这个key,面对这种情况HashMap只能掀桌子了,但是我们总还是需要一种支持多线程的高效的哈希数据结构,
ConcurrentHashMap:“没错,正式在下”。
关于ConcurrentHashMap的高并发哈希实现原理会在下篇文章分析。
- 上一篇: 几张图让你搞懂什么是模糊hash,以及什么是hash情报
- 下一篇: 浅谈哈希算法
猜你喜欢
- 2025-01-10 哈希CODmaxII&CODmax plus sc化学需氧量在线自动监测仪常见问题
- 2025-01-10 太可怕了,大数据下,利用了多少人的欲望,能不能说是诈骗?
- 2025-01-10 哈希Amtax NA8000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试剂和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分享
- 2025-01-10 哈希表原理及应用
- 2025-01-10 Pinot 架构分析
- 2025-01-10 面试官:高并发下HashMap的死循环是怎么形成的?
- 2025-01-10 小姐姐用 10 张动图,教会你 Git 命令使用
- 2025-01-10 Redis的Hash的常用命令和使用场景
- 2025-01-10 流行算法:哈希算法 - 比特币就靠她了
- 2025-01-10 不用学C4D了?能把2D照片秒变3D场景的黑科技正式发布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oraclesql优化 (66)
- 类的加载机制 (75)
- feignclient (62)
- 一致性hash算法 (71)
- dockfile (66)
- 锁机制 (57)
- javaresponse (60)
- 查看hive版本 (59)
- phpworkerman (57)
- spark算子 (58)
- vue双向绑定的原理 (68)
- springbootget请求 (58)
- docker网络三种模式 (67)
- spring控制反转 (71)
- data:image/jpeg (69)
- base64 (69)
- java分页 (64)
- kibanadocker (60)
- qabstracttablemodel (62)
- java生成pdf文件 (69)
- deletelater (62)
- com.aspose.words (58)
- android.mk (62)
- qopengl (73)
- epoch_millis (61)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