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应用教程网站

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测试基础之测试用例的基本格式

btikc 2025-01-11 10:39:23 技术文章 16 ℃ 0 评论

首先,对于一个合格的测试用例来说,它应该具备这6个要素:测试用例编号、测试标题、重要级别、测试输入、操作步骤、预期结果。

1)用例编号:测试用例的编号有一定的规则,比如系统测试用例的编号定义规则为:WEBLOAD1-ST-001,命名规则是项目名称+测试阶段类型(系统测试阶段)+编号。定义测试用例编号,便于查找测试用例,便于测试用例的跟踪。

2)测试标题:对测试用例的描述,测试用例标题应该清楚表达测试用例的用途。比如“测试用户登录时输入了错误密码,软件的响应情况”。

3)重要级别:定义测试用例的优先级别,可以笼统地分为“高”和“低”两个级别。一般来说,如果软件需求的优先级为“高”,那么针对该需求的测试用例优先级也为“高”;反之亦然。

4)测试输入:提供测试执行中的各种输入条件。根据需求中的输入条件,确定测试用例的输入。测试用例的输入对软件需求当中的输入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软件需求当中没有很好的定义需求的输入,那么测试用例设计中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5)操作步骤:提供测试执行过程的步骤。对于复杂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输入需要分为几个步骤完成。

6)预期结果:提供测试执行的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应该根据软件需求中的输出得出。如果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得到的实际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那么测试不通过;反之则测试通过。

其次,需要结合软件需求文档和软件产品本身,设计出更为全面、合理的测试用例。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软件测试问题以及行业资讯,可以关注我哦!(笔芯)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