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应用教程网站

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薪资考核的初步改善措施_薪资考核的初步改善措施有哪些

btikc 2025-02-21 12:19:23 技术文章 4 ℃ 0 评论

若是员工都是高度自觉的,老板发钱也痛快。但这样的神仙员工实在不好找,只有通过设置考核的办法,来量化每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及产出价值。

理论上来说,员工若是认真工作,完成各项考核指标,收入自然不会少。但员工对考核总是较为抵触,认为之所以设置这些考核指标,就是找理由扣钱罢了。当然了,劳资之间的一切矛盾,核心就是理解不对称,老板和员工想得不一样。

在进行考核体系设置时,首先就要基于对人性的充分认识:

1.人不是机器,不是给了指令,给了好处,就会自动干活的。人是有情感的,是情绪主导的。所以,人事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对人情绪的管理,先解决愿不愿意的问题,然后才是怎么做的问题。

2.人有伪装性,嘴上说的,心里想的,实际做的,都不一样。

3.人有多变性,今天的状态很积极,可能明天就变了。

4.人的本性没有那么高大,有惰性,会推卸责任,会偷懒,也没有那么自觉,所以,不能过于拔高员工。

客观地来说,考核是量化员工的工作价值,引导员工努力的方向,是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设置考核本身没有错,只是别那么主观,别那么直接,需要在前期有些铺垫。考核措施也可从简到繁,别试图一步到位,并设置些与考核的配套措施。诸如:

1. 首先明确员工的入职取向。也就是员工到公司上班究竟是图什么?不能一刀切全部假定都是为了来挣钱的。若是非经济取向型的员工,对其使用经济考核,适得其反。

2. 设置岗位说明书。明确员工的工作范畴,避免扯皮和推诿。

3. 明确薪资行情。员工的工资高低不是老板定的,而是当地的行情定的。若当前薪资在正常水平,可向员工公开。

4. 明确各项工作的执行标准。一方面公司是否明确给员工提供了工作执行标准,另一方面,员工是否按照既定标准在执行,也是考核标尺之一。

5. 建立各岗位的能力模型,评估是否称职。此能力模型亦可并入岗位说明书。

6. 考核取向,看是引导员工走经营还是管理路线。若是引导走经营路线,那就纯粹考核业务额即可,若是考核员工走管理路线,考核内容则要增加对下属员工的培养、标准化流程的增补、新渠道新客户的开发、规划的设计等多元内容。

7. 若是纯业务量考核,在市场拓展初期,可完全按照业务量(结果)来考核,做多少算多少。若是市场格局已经初步成型,则可按照达成率来考核,基于各区域的销售基数,设置不同的增长率或目标额,再来考核员工的实际达成率。

8. 最好是在工资增量部分做考核,原有工资额不变,新增工资部分用来考核。这样员工不吃亏,不然在员工看来,即便增加了工资,但要进行全面考核,那就是变相在扣钱。

9. 考核分希望式和绝望式。只有扣钱就是绝望式考核。可增加奖励部分,例如员工对公司的合理化建议,作为希望式考核部分,给予对应的经济奖励。虽然有考核可能会扣员工的钱,但员工在合理化建议方面有所贡献,亦可增加收入,这与扣钱之间形成一个平衡。

10. 工作态度这种过于感性的指标建议不计入考核,容易扯皮。建议侧重可以完全量化的,不扯皮的考核项目,诸如客户投诉、单子错了、不按照标准流程、考勤迟到早退等。

11. 记账式考核兑现。在当前考核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可考虑将扣罚部分只记账,然后半年结算一次,故意给员工留出冲抵的时间,引导员工通过新开渠道和客户、发现隐藏问题、合理化建议、优化工作流程等方式,来获取冲抵。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