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应用教程网站

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详细介绍一下InnoDB中的锁机制? innodb是行锁还是表锁

btikc 2024-10-08 01:16:17 技术文章 11 ℃ 0 评论

InnoDB是在MySQL数据库中的一个存储引擎,它支持了事务处理和行级锁定操作。这种锁机制是数据库并发控制的核心确保了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InnoDB中的锁机制。

锁的分类

InnoDB中的锁机制分为行级锁表级锁。行级锁是最常用的锁类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锁冲突,提高并发性能。

行级锁(Row-Level Locks)

行级锁的本质是对具体的数据行加锁,因此支持了更高的数据库并发操作,在InnoDB中主要支持了如下的两种行级锁。

  • 共享锁(S,Shared Lock):允许事务读取一行,但禁止其他事务修改这行数据。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获得某行的共享锁。
  • 排他锁(X,Exclusive Lock):允许事务修改一行,但禁止其他事务读取或修改这行数据。排他锁不能与其他任何锁共存。

行级锁的细粒度能在高并发环境下有效减少锁冲突。

表级锁(Table-Level Locks)

虽然InnoDB支持行级锁,但某些操作仍然使用表级锁,例如 ALTER TABLE、DROP TABLE 等DDL语句会自动对表加锁。

事务隔离级别与锁

InnoDB的锁机制与SQL标准中的四种事务隔离级别,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下所示。

READ UNCOMMITTED(未提交读)

在这种的事务隔离级别下,不会对读取的数据行加任何锁,所以可能会出现脏读(Dirty Read)现象,也就是说一个事务能够读取到另一个事务尚未提交的修改数据。

READ COMMITTED(提交读)

在这种隔离级别下,每次读取数据时都会从新提交的数据中读取数据,因此读取数据的时候不会进行加锁操作。这种隔离级别避免了脏读问题的产生,但是同时带来了不可重复读的问题,所谓的不可重复读是指同一个事务中两次读取同一行数据,结果可能不一样。

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

在事务隔离级别下,InnoDB保证在同一个事务中多次读取同一行数据时结果相同,哪怕其他事务已经修改并提交了该行数据。通过对读取的数据行加锁(共享锁或意向锁),InnoDB避免了不可重复读。并且InnoDB在这种级别下默认使用间隙锁(Gap Lock)来防止幻读(Phantom Read)问题的出现。

SERIALIZABLE(串行化)

这种隔离级别下,InnoDB会对读取的每一行数据加上共享锁,这样其他事务无法对这些行进行修改。提供了最高的隔离级别,但会导致较高的锁冲突和性能开销。

锁的类型与特性

共享锁(S Lock)

当我们操作的事务T对某一行数据添加了共享锁的时候,那么其他的事务操作可以对这行数据继续添加共享锁,也就是说可以进行读取,但是不能添加排他锁,也就是说不能进行修改操作。所以一般情况下,共享锁机制通常被用来进行读操作的控制,防止其他事务修改正在读取的数据。

排他锁(X Lock)

当操作的事务T对某一行数据添加了排他锁的时候。那么就表示其他任何的事务操作都不能对这行数据加任何锁,也就是说即不能读也不能写,直到事务T释放锁,才能进行后续的操作。所以排他锁,主要就用于执行写操作,用来确保修改数据操作的唯一性。

意向锁(Intention Locks)

意向锁是一种表级锁,表示一个事务打算在表中的某些行上加共享锁或排他锁。意向锁的存在主要为了与行级锁配合,提升锁检测的效率。意向锁有两种类型,如下所示。

  • 意向共享锁(IS,Intention Shared Lock):事务计划对表中的某些行加共享锁。
  • 意向排他锁(IX,Intention Exclusive Lock):事务计划对表中的某些行加排他锁。

意向锁的目的是为了在某些事务需要对整个表加锁时,确保与行级锁不会发生冲突。比如,如果某个事务已经对某些行加了行级锁,另一个事务想要对整个表加排他锁时,InnoDB通过检查意向锁可以快速得知是否存在冲突,而不必检查每一行。

间隙锁(Gap Lock)

间隙锁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数据幻读的情况,通过锁定一个范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间隙,而不是具体的行,来控制出现幻读操作。常用于REPEATABLE READ隔离级别下的索引扫描操作。间隙锁的作用就是用于锁定索引之间的空隙,防止其他事务在这个空隙插入新行,进而避免幻读的发生。

例如,假设一张表的索引为 (10, 20, 30),如果事务T1在索引20上使用间隙锁,则在T1未提交之前,其他事务不能在10到20的空隙中插入新的数据。

死锁(Deadlock)

死锁是指两个事务在等待彼此释放锁,从而导致系统无法继续进行。InnoDB能够自动检测死锁,并通过回滚一个事务来解决死锁问题。

一般情况下InnoDB中存在一个死锁检测器,它可以在死锁发生时通过回滚代价最小的事务来解决死锁。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操作来有效的避免出现死锁操作。

    • 尽量遵循一致的锁定顺序。
    • 在一个事务中尽可能少地持有锁。
    • 使用短小的事务,减少锁的持有时间。

自增锁(AUTO-INC Lock)

在InnoDB中处理带有自增字段(AUTO_INCREMENT)的插入操作的时候,会在相关操作上加上特殊的自增锁。自增锁是表级锁,用于确保多个事务并发插入时,自增字段的值不会出现冲突。

从MySQL 5.1.22版本开始,自增锁已经被优化,支持"轻量级"的自增锁机制,可以减少锁定时间,提升并发插入的效率。

隐式与显式锁

隐式锁(Implicit Lock):当一个事务在未显示申请锁时,InnoDB会根据操作自动加锁,比如 INSERT、UPDATE 和 DELETE 会自动获取排他锁。

显式锁(Explicit Lock):可以通过 LOCK IN SHARE MODE 和 FOR UPDATE 等SQL语句显示加锁。

总结

InnoDB的锁机制设计为了兼顾性能与数据一致性,尤其是在高并发环境下。它主要依赖行级锁来最大限度提高并发性,同时通过各种锁类型和事务隔离级别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通过合理选择事务隔离级别和锁定方式,能够有效避免锁冲突和死锁,从而提升系统的性能。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