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athan Hubens
王小新 编译自 Towards Data Science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自编码器(Autoencoder,AE),是一种利用反向传播算法使得输出值等于输入值的神经网络,它先将输入压缩成潜在空间表征,然后通过这种表征来重构输出。
自编码器由两部分组成:
编码器:这部分能将输入压缩成潜在空间表征,可以用编码函数h=f(x)表示。
解码器:这部分能重构来自潜在空间表征的输入,可以用解码函数r=g(h)表示。
△ 自编码器结构
因此,整个自编码器可以用函数g(f(x)) = r来描述,其中输出r与原始输入x相近。
为何要用输入来重构输出?
如果自编码器的唯一目的是让输出值等于输入值,那这个算法将毫无用处。事实上,我们希望通过训练输出值等于输入值的自编码器,让潜在表征h将具有价值属性。
这可通过在重构任务中构建约束来实现。
从自编码器获得有用特征的一种方法是,限制h的维度使其小于输入x,这种情况下称作有损自编码器。通过训练有损表征,使得自编码器能学习到数据中最重要的特征。
如果自编码器的容量过大,它无需提取关于数据分布的任何有用信息,即可较好地执行重构任务。
如果潜在表征的维度与输入相同,或是在过完备案例中潜在表征的维度大于输入,上述结果也会出现。
在这些情况下,即使只使用线性编码器和线性解码器,也能很好地利用输入重构输出,且无需了解有关数据分布的任何有用信息。
在理想情况下,根据要分配的数据复杂度,来准确选择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编码维数和容量,就可以成功地训练出任何所需的自编码器结构。
自编码器用来干什么?
目前,自编码器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数据去噪,第二是为进行可视化而降维。设置合适的维度和稀疏约束,自编码器可以学习到比PCA等技术更有意思的数据投影。
自编码器能从数据样本中进行无监督学习,这意味着可将这个算法应用到某个数据集中,来取得良好的性能,且不需要任何新的特征工程,只需要适当地训练数据。
但是,自编码器在图像压缩方面表现得不好。由于在某个给定数据集上训练自编码器,因此它在处理与训练集相类似的数据时可达到合理的压缩结果,但是在压缩差异较大的其他图像时效果不佳。这里,像JPEG这样的压缩技术在通用图像压缩方面会表现得更好。
训练自编码器,可以使输入通过编码器和解码器后,保留尽可能多的信息,但也可以训练自编码器来使新表征具有多种不同的属性。不同类型的自编码器旨在实现不同类型的属性。下面将重点介绍四种不同的自编码器。
四种不同的自编码器
本文将介绍以下四种不同的自编码器:
香草自编码器
多层自编码器
卷积自编码器
正则自编码器
为了说明不同类型的自编码器,我使用Keras框架和MNIST数据集对每个类型分别创建了示例。每种自编码器的代码都可在Github上找到:
https://github.com/Yaka12/Autoencoders
香草自编码器
在这种自编码器的最简单结构中,只有三个网络层,即只有一个隐藏层的神经网络。它的输入和输出是相同的,可通过使用Adam优化器和均方误差损失函数,来学习如何重构输入。
在这里,如果隐含层维数(64)小于输入维数(784),则称这个编码器是有损的。通过这个约束,来迫使神经网络来学习数据的压缩表征。
input_size = 784 hidden_size = 64 output_size = 784 x = Input(shape=(input_size,)) # Encoder h = Dense(hidden_size, activation='relu')(x) # Decoder r = Dense(output_size, activation='sigmoid')(h) autoencoder = Model(input=x, output=r) autoencoder.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多层自编码器
如果一个隐含层还不够,显然可以将自动编码器的隐含层数目进一步提高。
在这里,实现中使用了3个隐含层,而不是只有一个。任意一个隐含层都可以作为特征表征,但是为了使网络对称,我们使用了最中间的网络层。
input_size = 784 hidden_size = 128 code_size = 64 x = Input(shape=(input_size,)) # Encoder hidden_1 = Dense(hidden_size, activation='relu')(x) h = Dense(code_size, activation='relu')(hidden_1) # Decoder hidden_2 = Dense(hidden_size, activation='relu')(h) r = Dense(input_size, activation='sigmoid')(hidden_2) autoencoder = Model(input=x, output=r) autoencoder.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卷积自编码器
你可能有个疑问,除了全连接层,自编码器应用到卷积层吗?
答案是肯定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要使用3D矢量(如图像)而不是展平后的一维矢量。对输入图像进行下采样,以提供较小维度的潜在表征,来迫使自编码器从压缩后的数据进行学习。
x = Input(shape=(28, 28,1)) # Encoder conv1_1 = Conv2D(16,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x) pool1 = MaxPooling2D((2, 2), padding='same')(conv1_1) conv1_2 = Conv2D(8,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pool1) pool2 = MaxPooling2D((2, 2), padding='same')(conv1_2) conv1_3 = Conv2D(8,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pool2) h = MaxPooling2D((2, 2), padding='same')(conv1_3) # Decoder conv2_1 = Conv2D(8,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h) up1 = UpSampling2D((2, 2))(conv2_1) conv2_2 = Conv2D(8,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up1) up2 = UpSampling2D((2, 2))(conv2_2) conv2_3 = Conv2D(16, (3, 3), activation='relu')(up2) up3 = UpSampling2D((2, 2))(conv2_3) r = Conv2D(1, (3, 3), activation='sigmoid', padding='same')(up3) autoencoder = Model(input=x, output=r) autoencoder.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正则自编码器
除了施加一个比输入维度小的隐含层,一些其他方法也可用来约束自编码器重构,如正则自编码器。
正则自编码器不需要使用浅层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以及小的编码维数来限制模型容量,而是使用损失函数来鼓励模型学习其他特性(除了将输入复制到输出)。这些特性包括稀疏表征、小导数表征、以及对噪声或输入缺失的鲁棒性。
即使模型容量大到足以学习一个无意义的恒等函数,非线性且过完备的正则自编码器仍然能够从数据中学到一些关于数据分布的有用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到两种正则自编码器,分别是稀疏自编码器和降噪自编码器。
稀疏自编码器:
一般用来学习特征,以便用于像分类这样的任务。稀疏正则化的自编码器必须反映训练数据集的独特统计特征,而不是简单地充当恒等函数。以这种方式训练,执行附带稀疏惩罚的复现任务可以得到能学习有用特征的模型。
还有一种用来约束自动编码器重构的方法,是对其损失函数施加约束。比如,可对损失函数添加一个正则化约束,这样能使自编码器学习到数据的稀疏表征。
要注意,在隐含层中,我们还加入了L1正则化,作为优化阶段中损失函数的惩罚项。与香草自编码器相比,这样操作后的数据表征更为稀疏。
input_size = 784 hidden_size = 64 output_size = 784 x = Input(shape=(input_size,)) # Encoder h = Dense(hidden_size, activation='relu', activity_regularizer=regularizers.l1(10e-5))(x) # Decoder r = Dense(output_size, activation='sigmoid')(h) autoencoder = Model(input=x, output=r) autoencoder.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降噪自编码器:
这里不是通过对损失函数施加惩罚项,而是通过改变损失函数的重构误差项来学习一些有用信息。
向训练数据加入噪声,并使自编码器学会去除这种噪声来获得没有被噪声污染过的真实输入。因此,这就迫使编码器学习提取最重要的特征并学习输入数据中更加鲁棒的表征,这也是它的泛化能力比一般编码器强的原因。
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梯度下降算法来训练。
x = Input(shape=(28, 28, 1)) # Encoder conv1_1 = 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x) pool1 = MaxPooling2D((2, 2), padding='same')(conv1_1) conv1_2 = 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pool1) h = MaxPooling2D((2, 2), padding='same')(conv1_2) # Decoder conv2_1 = 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h) up1 = UpSampling2D((2, 2))(conv2_1) conv2_2 = 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up1) up2 = UpSampling2D((2, 2))(conv2_2) r = Conv2D(1, (3, 3), activation='sigmoid', padding='same')(up2) autoencoder = Model(input=x, output=r) autoencoder.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总结
本文先介绍了自编码器的基本结构,还研究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自编码器,如香草、多层、卷积和正则化,通过施加不同约束,包括缩小隐含层的维度和加入惩罚项,使每种自编码器都具有不同属性。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深度学习初学者对自编码器有个很好的认识,有问题欢迎加入量子位的机器学习专业群一起讨论↓↓↓
— 完 —
诚挚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 ?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